「火星公开课」第228期江卓尔:比特币分叉那些事

2
okx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关注哦!

在BCH分叉以后,BTC上产生了大量分叉币,这些分叉币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要点速览:1.当比特币的用户数降低到很低水准时,它就会死掉,历史上因为用户数下降而死掉的产品数不胜数。2.比特币现金作为比特币的一次浴火重生,作为比特币的改革开放,避免了比特币的全军覆没。3.算力应该作为最终的仲裁机制,而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用户才是最终的决定力量,决定一个币的生和死。4.BCH分叉战争很有可能逐渐平淡下去,双方算力逐渐下降,大家互相之间都不吵了,分成两个币各自和平发展。5.观点分歧的分叉币探索了不同的路径,有意义;圈钱预挖分叉币没有意义。

11月24日20:00,莱比特矿池(BTC.TOP)创始人江卓尔做客「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围绕“比特币的分叉”这一主题,与轮值群主刘昌用及群友进行了深度交流。

江卓尔认为,在2017年的比特币扩容之争中,争议双方一定会各自走上不同的路,不太可能不分叉,但BCH是BTC的改革开放,这一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一旦牛市来临,BCH将获得比BTC更多的用户数。

关于此前大热的BCH分叉,他认为这场分叉战争已经基本结束,第一个原因是交易所已经给双方互相赋予了交易对,第二个原因是双方投入的算力都在同比例快速下降,即将回到正常的挖矿算力,第三个原因是BSV一方已经发出了和平邀请,要求BCH加入重放攻击后双方就和平分手。

以下为江卓尔互动问答内容,由火星财经(ID:hxcj24h)整理:

一、BCH是BTC的改革开放

Q1:2017年扩容之争为什么导致分叉,当时有没有可能不分叉?

A1: 比特币应该成为什么?数字黄金 vs世界货币。这两种关于比特币根本目的的区别,使得这两派最后一定会走向分叉,一定会各自走一条不同的路,所以2017年几乎肯定要分叉。

2017年扩容之争中,双方主要的分歧在于比特币的目标是什么。Core一方认为比特币的主要价值在于价值储存,比特币应该成为数字黄金,而扩容派一方认为比特币的主要价值应该作为货币,比特币最后应该成为世界货币。

双方在比特币根本目的上的分歧,导致双方在具体技术观点上的不同。比如在关于要不要扩大区块大小上,Core认为比特币的目标是成为数字黄金,成为价值储存的载体,所以应该尽量保持稳定,区块应该尽量小,尽可能让个人可以跑得起节点。

扩容派认为比特币的目标是成为世界货币,就像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标题“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写的一样,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首先应该作为现金,肯定要先保持低手续费,能容纳尽可能多的人进来,所以应该先做区块扩容。

但我其实更想讨论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中本聪当时没有加入这个区块大小的临时限制的话,那会发生什么?

比特币最开始的版本,是没有区块大小上限的,但是由于网络P2P传输协议的限制,使得比特币每个区块的最大上限是32M。在比特币价格很低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用很少的比特币,发很多交易去堵塞网络,恶意把区块数据撑大,所以中本聪在2010年加了一个临时的限制,把区块大小限制在1M以下,来防止这种垃圾交易攻击。

中本聪在隐退之前明确给出了扩容计划,包括扩容相关的代码,中本聪说以后我们可以把1M的限制给解除掉。

翻译如下:

更大的区块限制可以分阶段进行,比如:当区块高度(blocknumber) > 115000 时,区块上限(maxblocksize)=更大的限制。

这段代码可以提早很多写在某个版本中,这样到指定区块高度这段代码起作用时,不含有此代码的旧版本早就被淘汰了。

当我们接近截止区块高度时,我将在旧版本上显示一个告警,以保证旧版本用户知道他们必须升级了

这个截图就是中本聪当时的扩容计划,他计划在未来把1M的临时限制去掉。

所以很多人说很可惜,如果中本聪在隐退之前直接把这个限制给移除会发生什么呢?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好事,比特币好像不会分裂了,但如果我们进行实际的推演,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呢?因为纵观互联网历史,某一个类别中的第一个产品或第一个公司,最后几乎都死掉了,为什么?

因为互联网的变化非常之快,快到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路线是正确的。第一个产品或第一个公司,一开始都获得非常大的成功,结果导致他们有严重的路线依赖,这种依赖最后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最后死掉了

比特币也是一样的,它并不是神,也只是一个产品而已。比特币也有一样的问题,关于用户数,关于使用范围等等。当比特币的用户数降低到很低的水准时,它就会死掉。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所有因为用户数下降而死掉的产品数不胜数。

在上一轮牛市里面,比特币已经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那就是以太坊。如果单纯从交易数来看,以太坊当时已经超过了比特币,也就是说以太坊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比特币,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

但以太坊在更高的用户数之下,为什么总市值没有超过比特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太坊是作为一种智能合约的燃料来设计的,以太坊是作为汽油设计,而不是作为货币设计。以太坊的总量是无上限的,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囤积以太坊

你如果有2100个比特币,那么必然持有比特币总量的万分之一,但如果有2100个以太坊,在以太坊系统里面总量只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和以太坊的不断增发而被稀释,这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囤积以太坊,那么以太坊也就失去了市值最重要的放大器——囤币者

所以在上一轮牛市里面,比特币其实面临了很严重的危机。那么比特币为什么会面临这样的危机?为什么比特别用户数没有增加,而以太坊的用户数快速增加了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比特币的路线图被当时的Core开发组所控制,比特币非常像互联网界某类别里的第一个产品和第一个公司,历史上获得的成就形成了路径依赖。而所幸的是,比特币分裂了,比特币现金出现了。如果要给比特币现金下一个地位的话,我认为比特币现金是比特币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什么呢?现在炒币用户很多是90后,甚至已经不知道改革开放是怎么回事,改革开放当时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分歧点:要不要允许私有制发展。

我们知道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要去修改这样一个立国之本,当时引起的争议是非常巨大的,当时邓小平的理论很简单: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事实证明邓小平的“猫论”是对的,改革开放就是好猫,抓到了老鼠。改革开放之前,不管是GDP,还是军事实力、政治地位,中国基本上是美国的零头。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已经可以和美国在世界上平起平坐。

所以说,如果没有发生当时的分歧,没有发生扩容之争和最后的分裂,如果中本聪隐退之前把1M的临时临时限制取消的话,那么比特币很可能会慢慢死亡,被其他币所淘汰掉,因为比特币的开发团队、比特币社区已经形成了之前成功的路径依赖,哪怕市场环境变化,也不愿意改变,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扩容,明明用户已经堵的半死,Core开发组还是不愿意扩容,眼睁睁看着用户流失

扩容之争只是路径依赖的第一个后果,后面还会看到Core开发团队的路径依赖导致了越来越多后果,最后很可能导致比特币被其他币种所淘汰掉。比特币现金作为比特币的一次浴火重生,作为比特币的改革开放,避免了比特币的全军覆没。

Q2:你如何参与了去年的分叉呢?

A2:我当时写了大量的文章去向社区阐述关于扩容的意义,关于扩容方向的正确性。

实际上我在之前的讲座和文章中已经提到了,在扩容争议之前,也就是2016年之前,我们处于一个闷声发大财的状态,就是赚币囤币,但从来不在社区发声。除了在莱特币、山寨币挖矿领域有一些人知道我以外,其他人实际上都不知道我。

后来为了扩容之争,我会参加比特币相关的社区,包括购买矿机进行挖矿,包括掌握比特币的算力,大概是在2016年初开始建立BTC.TOP,一年后BTC.TOP成为当时排名数一数二的矿池,仅次于比特大陆的Antpool(蚂蚁矿池)。

掌握算力+写文章宣传,是我在分叉中最主要做的事情,我为了保护我的比特币而战。

二、“分裂比不分裂好”

Q3:这次BCH分叉与去年的分叉有什么异同?

A3: 我的回答还是一样的,分裂比不分裂好。

BTC扩容分裂比不分裂好,BCH这次也是一样

欧易

欧易(OKX)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进群交流|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