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最开始的开发团队,摄自2014年多伦多,截自Coindesk。
2010年5月22日,比特币出现历史上第一笔交易,有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换得了2片披萨。
2015年7月底,世界上第一个有智能合同功能的公有链平台以太坊主网正式上线,与比特币最初的电子现金,为区块链技术开启了新的应用。
2017年,加密货币市场迎来最受瞩目的牛市,比特币疯涨到1枚近2万美元,以太坊也涨到近1,400美元高价。
到了2020年,比特币掉价至10,000美元附近,以太坊也跌落至300美元附近。加密货币市场彻底泡沫了吗?还是能有新的开始?
加密货币媒体《Coindesk》周五撰写“5个以太坊历史图表”,回顾全球市值第二大加密货币的发展史。
以太坊5年间价格趋势与开发时间轴,截自Coindesk。
以太坊启动不到一年,社区就一分为二,直到分叉币以太经典(ETC)在2016年7月20日诞生,证明两个社区正式分道扬镳。
但是在以太经典发行后,以太坊网络又进行了7次分叉,但这些升级已经不像DAO硬分叉般惹人争议(当时DAO的APP用户资金黑客入侵,资产几乎被掏空)。
2017至2018年以太坊每日交易手续费图表,截自Coindesk。
以太坊上第一个获得真正用户青睐的Dapp是名为谜恋猫(Crypto Kitties)的加密收藏品游戏。
当时,谜恋猫的用户达到25万,以太坊链上的手续费也触及历史高点,矿工收取的费用超过450万美元。并且,该游戏甚至火到连《金融邮报》、《BBC》、《纽约时报》都争相报道。
然而,谜恋猫的大火却提醒以太坊开发团队平台的局限性。当以太坊得偿所愿,成为世界上的新计算机,就需要强大的网络机能,但当时的以太坊网络却连容纳25万用户都有困难。
5大以太坊上ICO与DeFi项目,截自Coindesk。
自2017年以来,币圈对以太坊2.0的需求及网络效率及可扩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当时ICO还大火,根据ICObench数据,有超过80%的ICO基于以太坊发行,而截至2018年,以太坊有多达1,000多个ICO,总募资金额高达78亿美元。
ICO也证明区块链的应用不仅仅是电子现金,而是能够展开各种与金融或游戏相关的去中心化应用,2020年最火的是DeFi应用,截至7月29日,该应用的锁仓价值已高达36.8亿美元。
2020年6月,各公有链的Dapp数量,截自Coindesk。
为了达到世界计算机的目标,以太坊开发团队不断增进技术,开发了名为Solidity的新编程语言,以便项目方更好地开发Dapp。为了确保以太坊链上不同Dapp之间的相容性,以太坊还制定了ERC-20与ERC-21的代币准则。
但是,以太坊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那就是要如何容纳全球数百万或者数十亿用户?就连以太坊创始人V神都怀疑到底能不能做到,因此,在以太坊正式上线5年后,V神终于提出了以太坊2.0的路线图。
以太坊总供给量与每日发行量对照图表,截自Coindesk。
以太坊2.0的路线图和最初的以太坊推出时一样宏大。据《以太坊中文社区》介绍,2.0版本引入了两个在以太坊1.0 中并不存在的部分: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和分片链(Shard Chains)。
权益证明:当前以太坊1.0采用工作量证明(PoW)作为共识机制。该机制依靠物理算力(矿工)和电力(工作量)来构建新的区块。权益证明(PoS)是工作量证明的升级版本,提升了安全性与可扩展性,且更加节能。不同于后者依靠物理矿工和电力,权益证明依靠验证者(虚拟矿工)和存入以太币来构建新区块。
分片链:分片链是一种能极大提升以太坊区块链吞吐量的可扩展性机制。当前由连续区块组成的单条区块链安全性极高且易于验证。然而,要求每一个全节点处理和验证连续区块内的每一笔交易会影响网络快速处理交易的能力——尤其是在主网交易量剧增的时候。
而分片链这一机制通过将以太坊区块链「分解」 —— 从而将数据处理的任务分配给许多节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并行处理交易,而非串行。每增加一条分片链都像是加一条车道,将以太坊从单车道的小马路升级成多车道的高速公路。而更多的车道和并行处理能力会带来更高的吞吐量。分片链预计在以太坊 2.0 的阶段 1 推出。
以太坊2.0可以带来哪些新技术和区块链应用的创新呢?我们尚不得知。但回顾发展前五年,确实可以看出一些迹象。那时,以太坊经历了社区分裂,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而ICO项目替以太坊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来源:coinicle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